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研究
浅议加强建设街道所辖非公企业工会组织 西山区永昌街道总工会
[ 昆明市总工会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6-19 16:57:52 来源: ]
   街道总工会在企业组建工会实施中,主要服务对象来源于全总非公有企业法人数据库,这些企业是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的企业,应属建会企业。如何加强街道办及社区辖区内的非公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建会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该如何解决,对此我提出一点自己的认识,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帮助。
辖区部分非公企业难建会状况
   1、归属问题。首先是责任难明确,数据库内挂号的企业,在建会时有部分企业强调是省、市属企业,按归属关系,不在街道总工会管理范围内。他们提出按隶属关系应是行业工会的下属分会,应与他们的上级工会建立组织关系;有的建会时间久远,有的无法找到当时的建会批复,告诉你他们早已建会。非公有企业中也确有是省市企业的下属挂靠分子公司,隶属关系不明确,会员名单表企业状况表你难于掌握,这些企业建会程序相关资料及他们的工会建设台帐并不健全,大多没有专人负责工会台账,组织建设合格与否实难定论。对不同归属的企业究竟由归属方还是街道方组建工会,是个问题。
    2、驻地不明,有的企业跨地区。按照数据库所列企业名目,本应是所辖范围,但街道办工会及社区工会与之联系,注册详细地址与实际地址大相径庭。实际情况是:有的企业挂在该处工商部门,企业地址注明在街道管辖范围,但实际情况是有的并不在街道管辖范围,有的已搬迁或者已停业;有些企业实际经营地在其他县、区、街道;数据不能更改,企业难联系。按区域管理辖区划分,有的企业就是隔条街,其归属划分不在你街道社区管理范围内,建会工作也鞭长莫及,难于区分,呈现难建会情况。
    3、发展不同,有的企业变化不断。在市场经济计划发展中,非公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然而在市场竞争中,非公有企业的成长处在不断变化动态之中。有的企业发展,出现一家企业同时登记为5个公司;有的企业为求发展,今年登记为一个公司名,第二年又改为另一个公司名;有的企业今年是一个名称,明年在此名称上再加上两个字又为新一家企业,出现数据库内同一家企业有两个甚至多个名称;有的企业缩减,明确表示公司很快将撤销,不准备再建会;有的企业举步维艰,仅在工商部门挂个号;个别企业设在居民楼内,平时员工都难找到,电话联系不上,企业名存实亡;有的企业仅是两三人或一个人利用居家住所注册企业,但办公地点并不在此处。如一家名叫昆明和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企业,数据库预置职工为6人,实际只有一人。
    4、城镇化建设,企业地址搬迁。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一些原已建会的企业原经营地点被拆迁而企业也被迫搬拆迁。如有一村改居社区上报,该社区在数据库中挂靠107家企业,拆迁企业已有76家;有的社区几乎全部拆迁;有的企业因业务及公司变化等原因,时而搬走,时而搬回,地址不断变化。如老螺蛳湾的非公企业有一定数量搬到新螺蛳湾,有的企业搬呈贡、王家桥等处,在数据库中地址电话未变,但实查中已联系不上;社区工会组织仅剩空架,而数据库中企业数未见减反而增加。
   5、有的街道办辖区还有单位行业社区,行业单位有工会组织,与街道总工会组织管理为两条线,但行业社区居委会没有明确工会组织,行业社区进驻的企业其工会组建工作目前由街道办与行业社区居委会执行,行业社区居委会工会组织不明确,也给该辖区组建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6、社区工会组织人员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有强有弱,责任心强弱影响到建会数量与质量;社区工会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有个别企业认为建会工作可有可无;对于人员少的企业,员工不固定,时常变动,更是认为建工会组织是多此一举,毫无意义,不愿配合,工作难度较大。  
   基于组成不同、归属不同、驻地不明、发展不同、搬迁频繁等等以上出现的这些情况,省市县区街道辖区完成建会任务并非容易。要夯实街道办所属非公企业建会工作,还须根据存在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有的放矢,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筑好平台。
   二、如何解决,提出以下设想:
   1、做好调研工作,对非公企业法人数据库划分给各街道的企业做一次普查,列出《实际存在企业单位情况表》《企业法人单位实际建会情况表》《全国非公企业法人数据企业名录中不属于或不存在的企业表》《拆迁企业基本情况表》《搬迁企业名册表》。对于现实存在的实际情况,数据库有些数据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有些数据要及时进行更改,
   2、根据企业的归属不同,是否可按管理权限,理顺关系,省市属企业,建会工作由他们的上级工会管理领导操作,如果划归街道总工会这一级管理,应该统一明确。避免数据库中非公有企业成份多,出现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多头管理,多部门都管又谁也未管理管好的状况。
   3、运用舆论工具和各种政策措施,对尚未组建工会组织的小微型企业制造外在压力,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自愿建会”结合起来,攻克建会难点。实现三级管理制,即街道总工会、社区工会、企业工会。街道总工会加强与企业工会的联系,社区工会加强对企业工会小组的组建,明确职责,实行建会工作奖励追查制度。
   4、对未在辖区驻地的企业,当然首先是电话联系,明确不属于此街道办管理辖区而明确知道在其它区、街道办辖区企业,可否在数据库中进行调整。对于驻地不明联系不上的企业,可在企业数据库中注明,对于已搬拆迁的企业,及时更新数据库。
   5、行业社区居委会也应明确建立工会组织,给予相应的配套条件,以便对行业社区的企业做好建会工会及工会组织管理。
   6、加强对街道工会、社区工会、企业工会三级整体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理论素质、提高整体认识、提高工作水平,特别是提高三级工会主席的管理水平管理经验很有必要。要力克建空会,挂空会的现象出现。
   7、还有一个总的办法,就是在企业每年到工商部门接受年检时,就同时把组建工会工作同时“年检”。要力争做到工会组建工作“二同时”,即企业筹建同时筹建工会,企业开业同时组建工会。未组建工会的企业年检不予以通过,做到一个不落,全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