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云南职工医疗互助中心与省医保中心数据对接满周岁
技术手段植入 职工报销无忧
剔除了虚假报账,提升了服务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中工网讯 (记者陈昌云 黄榆)“2014年1月我们中心和省医保中心的数据对接后,有了两个发现,一个是发现了个别的单据有假,另外一个就是发现了少数职工应报销却因种种原因未报销。前者威胁到职工互助金的安全;后者涉及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云南职工医疗互助中心主任罗秋华说,“但是,在两中心数据共享之前,仅靠人工检查,很难发现这两个问题。”
罗秋华说,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准备,“2014年初,我们中心和省医保中心实现了职工住院就医相关数据对接,对接以后有三个作用,一是有效剔除虚假报账,二是提升了对职工的服务质量,三是极大减轻了中心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云南职工医疗互助刚刚完成的第十期活动补助了357316人(次),发放补助金208623285元,无论补助人次还是补助金额,不仅都可以精确到个位数,而且绝无差错——这获益于两个中心的数据对接。云南省总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萍说:“活动要安全健康运行,服务质量要提高,管理要规范,必须借力高科技技术手段。”
两中心数据对接的“急先锋”、云南职工医疗互助中心副主任余庆湘说,在2014年之前,全省16个州市的职工住院就医数据是人工录入,尽管有20多个管理制度以及各种措施“严防死守”,还是会有“漏网之鱼”,“数据刚一对接,我们就发现了个别单据的真实性有问题,医保中心给我们的客观报销数据比当事人提供给我们的医院单据要少得多。”
“这宗个案给我们敲响警钟。”余庆湘说,要确保互助金安全,仅仅靠工作人员的觉悟与热情是不够的,需要从技术手段上想办法。
她表示,“有了和省医保中心的数据对接,错发或漏发的情况,依照现行的‘游戏规则’,可得到杜绝。”
两中心数据共享不仅给从事职工医疗互助的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还提升了服务质量。云南职工医助中心工作人员龙曲燕告诉记者,通过省医保中心的数据,可以检测到一些职工因为自己的各种原因应报销而未报销的治疗补助,“有一次我们在一张单据中发现,临沧市一位职工没去当地医保中心报销此次住院的大病金额。经我们提示帮助,后来他去医保中心报销了34764元,然后又从医疗互助获得补助14183元,等于为他挽回了48947元的损失。”
“2014年初和医保中心数据系统对接以来,经中心提醒办理补助的职工达30多位,单笔最多补助超过1万元。”龙曲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