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00字以内)
一、项目概况:
为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优化配置,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构建教育培训体系,有计划地为企业举办不同工种高技术技能培训班、技师培训班,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学习培训机会,完善后备人才培养。
自2005年起市总工会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企业、职业学校、职业鉴定站等采取联合或独立办学方式,有计划地为企业举办不同工种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班,已累计培训技能人才35000余人。
2017年,在五华、盘龙、西山、官渡等19个县(市)区、开发度假区,教卫文工会、城建工会,云南昆明深蓝职业培训学校、昆明市总工会职工学校等7个培训学校,共组织了14759名职工参加技能取证培训,其中: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8082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529人;农民工( 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3184人;82998名农民工参加农民工引导性培训。
培训、考核结束后,由各培训单位提出申请,经昆明市总工会主席办公会(或中共昆明市总工会党组会议)审批,按高级工500元/人,技师、高级技师800元/人的标准对培训单位予以补助。80万元的“积极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专项经费”资金全部用完。
二、评价结论
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合理使用完毕项目资金。项目资金严格按照《昆明市总工会财务管理制度》、《昆明地区职工技能提升活动机构管理办法》、《昆明地区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办公室财务管理办法》管理、使用资金。
专项立项依据充分,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分配合理,突出重点,公平公正;无散小差现象;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向与资金管理办法相符。资金拨付及时,无滞留、闲置等现象。资金使用合规,有无截留、挪用等现象,资金使用对促进昆明地区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提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经验、问题和建议
1.主要经验及做法
是广泛发动县区、行业、企业,组织职工利用工业余时间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2.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费有限,企业又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造成参训人员覆盖面较窄。
3.改进措施及建议
加大经费投入,惠及更多的职工、农民工。
积极构建教育培训体系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为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优化配置,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构建教育培训体系,有计划地为企业举办不同工种高技术技能培训班、技师培训班,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学习培训机会,完善后备人才培养。
2.项目实施情况
自2005年起市总工会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企业、职业学校、职业鉴定站等采取联合或独立办学方式,有计划地为企业举办不同工种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班,已累计培训技能人才35000余人。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主要是市财政下拨的80万元的“积极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专项经费”,按照初、中级工200元/人,高级工500元/人,技师、高级技师800元/人的标准予以补助培训经费,项目资金全部用完。
4.组织及管理情况。
2017年,在五华、盘龙、西山、官渡等19个县(市)区、开发度假区,教卫文工会、城建工会,云南昆明深蓝职业培训学校、昆明市总工会职工学校等7个培训学校,共组织了14759名职工参加技能取证培训,其中: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8082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529人;农民工( 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3184人;82998名农民工参加农民工引导性培训。
培训、考核结束后,由各培训单位提出申请,经昆明市总工会主席办公会(或中共昆明市总工会党组会议)审批,按高级工500元/人,技师、高级技师800元/人的标准对培训单位予以补助。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2017年昆明市总工会的职能目标任务:通过技能培训,使14000名职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使80000名农民工接受农民工引导性培训。
2.年度目标
2017年,在五华、盘龙、西山、官渡等19个县(市)区、开发度假区,教卫文工会、城建工会,云南昆明深蓝职业培训学校、昆明市总工会职工学校等7个培训学校,共组织了14759名职工参加技能取证培训,其中: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8082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529人;农民工( 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3184人;82998名农民工参加农民工引导性培训。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2.研究文件。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包括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等原则。
2.绩效评价方法。包括指标评价、数据采集和社会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2.社会调查。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五)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评价结果
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合理使用完毕项目资金。
2.主要绩效
2017年,在五华、盘龙、西山、官渡等19个县(市)区、开发度假区,教卫文工会、城建工会,云南昆明深蓝职业培训学校、昆明市总工会职工学校等7个培训学校,共组织了14759名职工参加技能取证培训,其中: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8082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3529人;农民工( 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3184人;82998名农民工参加农民工引导性培训。
(二)具体绩效分析。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分析、评价并打分。
四、成本效益分析。
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取证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流程和考核机制进行。项目资金严格按照《昆明市总工会财务管理制度》、《昆明地区职工技能提升活动机构管理办法》、《昆明地区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办公室财务管理办法》管理、使用资金。
专项立项依据充分,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分配合理,突出重点,公平公正;无散小差现象;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向与资金管理办法相符。资金拨付及时,无滞留、闲置等现象。资金使用合规,有无截留、挪用等现象,资金使用对促进昆明地区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提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是广泛发动县区、行业、企业,组织职工利用工业余时间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费有限,企业又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造成参训人员覆盖面较窄。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惠及更多的职工、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