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刘洪建书记在全市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活动和大竞赛活动,通过学习研讨,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差距短板,着力解决好“差距怎么看、发展怎么办、工作怎么干”的问题,通过竞赛活动,“找”差距、“晒”成绩、“比”作为,传导压力、学习先进、督促后进、激发干劲,从而在思想认识、发展路径上形成共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近年来,在市委和省总的坚强领导下,昆明市总工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工运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加快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全力开创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帮扶、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汲取奋进力量、开创发展新局,昆明市总工会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深入实施《昆明市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贯彻新理念、把握新要求、展示新作为,全力开创昆明工运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贡献工会力量。
一、全面深化思想建设工程,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筑牢“当好排头兵”的思想基础
市总工会将以企业、车间、班组等基层一线作为实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行动计划的主阵地,积极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为“当好排头兵”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个核心,坚持社会主义性质这个根本,确保工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切实做到对党负责与对职工负责相统一、服务发展与服务职工相协调、维权与维稳相融合,使工会真正成为我们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强化“党委有号召、工会有行动”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切实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工会的自觉行动。
二是全面加强政治引领。认真落实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行动计划,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工,用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召职工,引领广大职工真正做到政治上坚决拥护、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坚持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角度宣传展示劳模的先进事迹、突出贡献、崇高品格,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加快推进春城劳模工匠馆暨昆明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建设落地落实、发挥作用。
三是积极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短视频创作大赛等活动,汇聚为开创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大力开展全市性职工体育比赛、书画摄影比赛以及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培育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广泛开展春城职工文体嘉年华系列活动,加大职工书屋建设力度,做好电子职工书屋建设和推广工作。
二、全面深化建功立业工程,激发广大职工创造力创新力筑牢“当好排头兵”的人才基础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市总工会将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不断提升职工素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一是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深入开展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昆明“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中比贡献、比担当、比作为,努力打造一批贴近发展实际、富有时代特色的劳动竞赛活动品牌。联合市人社局等单位,坚持以产业发展急需、技术含量高、技术应用较广的工种和行业为重点,以“72行大练兵·360行出状元技术技能竞赛为主题,开展不同行业、不同形式、不同工种的市级职工技能大赛。
二是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紧扣市委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抓好新一轮的“万千百十一”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加大对昆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职工人才队伍。聚焦机械装配、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采取“全员发动、全员培训、全员提升”的形式,组织职工参加各类技能提升培训。加大“昆明职工教育网”建设力度,鼓励和吸引广大职工参加线上学习,资助优秀一线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广泛开展“名师带徒”活动,积极推动师徒结对,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帮助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
三是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助力市委市政府实施的科技强市行动计划,健全完善鼓励职工创新创造的制度体制,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活动,推进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提高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助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搞更多独门绝技,促进昆明制造向昆明创造、昆明速度向昆明质量、昆明产品向昆明品牌转变。组织开展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技师工作站”创建工作,深入实施以“节能、环保创新”为主题的“五小”活动和“六个一”活动,引导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
三、全面深化维权帮扶工程,大力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筑牢“当好排头兵”的社会基础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市总工会将始终树牢服务职工的宗旨意识,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抓好维权服务工作,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当好排头兵”筑牢稳固的社会基础。
一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广泛开展新修改的《工会法》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用好维权“两书”壮大“五·一工人维权岗”法律服务志愿团队伍,聚焦劳务派遣工、农民工以及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从业群体,及时发现并协助相关部门查处侵害职工劳动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加大集体协商“四项创新制度”推行力度,推动集体协商质效全面提升,持续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职工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切实维护好职工生命健康权益
二是优化服务工作品牌。建立边缘困难职工、苦脏累险职工、重点工程保通保稳等一线职工数据库,不断完善医疗互助、大病救助、金秋助学等品牌工作,全面推行“四个一四关爱”制度,促进工会服务职工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精心打造“优质商品及服务+工惠卡+广大职工”的“服务职工三角模型”,深入推进全国“服务职工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强爱心驿站、工惠母婴空间、娘家人服务站、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等服务阵地建设:切实满足职工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加强就业援助、“贷免扶补”等工作力度,参与举办企业招聘会、劳务交流会等各类活动,促进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
三是构建帮扶长效机制。着力健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长效机制,建立边缘困难职工调查帮扶制度,按照“一般困难机制帮突发困难及时帮、突出困难重点帮”的原则,切实做好返困职工和新发生困难职工的监测、建档、帮扶等相关工作。健全完善困难企业帮扶机制,对困难企业生产经营展开咨询诊断,通过提供生产资料、政策扶持、职工培训等举措,帮助困难企业摆脱困境、渡过难关,进而促进困难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四、全面深化从严治党工程,激励工会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筑牢“当好排头兵”的作风基础
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全市工会组织和全体工会干部将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积极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工运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切实筑牢“当好排头兵”的作风基础。
一是持续推动工会改革。牢牢把握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正确方向,继续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从制约工会组织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入手,从职工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持续用劲发力,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工会改革成果,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党的职工群众工作的坚强阵地。积极适应新形势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优化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着力推出一批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机制,推动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是深入推进作风革命。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综合运用“四种形态”,有效管控廉政风险点,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格贯彻落实省市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相关规定,深入开展昆明工会系统“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和“改进作风:服务基层,争创一流”年度调研活动,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实践的重要标准使“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要求贯穿于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驰而不息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中梗阻等不良风气,推动工会系统作风、学风、会风、文风持续向好。
三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好干部标准,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建立健全工会千部系统化培训机制,定期举办省外专题研修班、市内岗位培训班以及数期专题业务培训班,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工会千部队伍。不断完善工会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管理、培训、培养、发展等制度,全面提高工会社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