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研究
强化“三个支点”聚焦“三个重点” 压实“三方责任” 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市总工会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12-25 16:05:48 来源:昆明市总工会 ]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开德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简称“产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过去五年,我们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要求,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项主要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从探索与试点到全面实施,持续向基层推进、向纵深发展、向全域扩展,发展产业工人党员885名,评选大国工匠3人、首席技师36人、昆明工匠29人、昆明名匠67人、五一劳动奖章9人、工人先锋号3人,创建市技师工作站14个、市职工创新工作室1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20个,设立5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8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67个市名匠工作室“鸟铜走银”等7项工艺被评为省级创新项目,在全省建成首家劳模工匠馆,全国劳模蒋秋香、市级劳模秦选先后被选为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代表,全市广大产业工人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彰显、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得到充分发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立足新起点,迈上新征程,产改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当好排头兵、实现大发展、率先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六个春城”建设的发展要求,突出服务“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创新改革举措、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推动产改实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纵深发展。

一、依托“三个支点”

把握新形势下产业大发展中推进产改工作面临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强化党政推动、企业实施、政策支撑三个支点为产改工作注入强劲的动力。

强化党政推动。一是抓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洪建书记对产改工作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市委常委会当好产改排头兵的四点要求和省级产改考核提出的七点意见,统筹协调成员单位和县市区工会提振精气神、握紧整改刀、打好翻身仗争当排头兵,深入持久地推动产改。二是抓实产改顶层设计考核要求,把产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中进行高位统筹争取将产改工作列入市、县市区两级常委会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党委政府督查事项和年度目标综合绩效考评,推动市、县市区两级在常委会上听取产改工作汇报,推动产改进入党校课程计划,积极探索建立党委负责同志牵头主抓产作机制推进要求,针对全市产改工作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焦点,着重建立一批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长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位统筹调度责任传导督查、示范创新联建、定期通报考核、分级分类指导、经费统筹支持六项长效机制作用,继续抓好一季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周一会办,推动各级各部门全力打好产改攻坚战、争当全省排头兵。

强化企业实施。一是指导基层完善产改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市、县市区、街道、企业四级产改指导工作网络,推动产改企业科学制定出台产改实施方案,尤其要集中精千力量深入实地,督促指导产改示范企业对照《昆明市产改企业示范点标准》厘清操作要领、达标规范和工作路径,明确重点改革事项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分解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单位,确定时间进度:建好基础台账。二是深入基层帮助破解工作难题,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动成员单位和产改办带着问题走出去,大力开展“深入一线大调研·助力企业大发展”活动,深入企业车间和职工心里服务产改示范企业,与企业一道出思路、找办法、解难题。三是争取合作助推企业发展共赢,大胆走进企业,热心服务企业,积极融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把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扩大市场与素质提升、创收盈利与建功立业结合起来,寻找产改最佳结合点、切入点,积极推动各项措施在产改企业开花结果。

强化政策支撑。一是研究吃透上级产改政策,把握精,掌握要领,把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好,通过政策实施有力推动。各项产改工作落地见效,切实把政策的实惠给到产业工人手里。二是对标对表制定政策体系,针对改革发展实际需要,逐项对照上级政策目录,着手研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和部门特色的配套政策,补足政策空白盲区,完善政策操作细节,打通政策执行梗阻,畅通政策落实通道,使配套政策从整体上更具操作性、普惠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政策资源整合力度,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升、队伍壮大五大方面进行政策收集整理和分析研判,把相同类别的政策激励、政策补助、政策扶持、政策优惠、政策减免等进行集中整合,构建政策支持“菜篮子”相应匹配政策操作手册,共同指导各级进行政策精准投放,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的保障作用

二、聚焦“三个重点”

推动改革快速深入发展,就要聚焦产业园区主阵地作用、企业主体作用、链主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三个重点精准发力,推动产改实现破题破局

发挥产业园区主阵地作用。一要传导责任压力,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产改纳入园区重点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着力搞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资金统筹、进度统筹把任务分解到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把进度明确到纸上,推动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提高产业工人地位、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潜能、抓实产业工人维权服务、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八个方面改革逐项落地。二要延伸服务触角,以园区工会为抓手,强化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衔接,用足用好产改政策,把产改融入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扶持等政务服务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出产改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正向功效。三要发挥集群优势,立足园区产业导向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园区产业配套、企业集群、职工密集的巨大优势,找准企业与职工的共同需求,抓住契机、主动谋划、迅速投入,积极整合各类企业广泛开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项改革,培育一批竞赛成效明显、创造成果丰硕、作用发挥突出的产改典型,引导上下游企业实现纵向衔接织密产业链,促进同类型企业塑造差异化优势走向良性竞争发展。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是建立健全企业支持产改机制,充分研究中央和省市产改政策,梳理汇集产改政策千货,强化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进行宣传发动,阐明产改提升职工素质技能水平对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推动形成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联合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建立产改工作体系,从政治引领、技能提升、技能竞赛、职业发展、职工创新、权益维护、地位提高、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入手,推动产改工作实现质的突破。二是建立健全发挥主体作用机制,针对产改实效最终在基层企业显现的突出问题,广泛深入实地调研,挖掘基层创新做法,总结提炼可供学习借鉴的有效工作模式,研究制定发挥企业产改主体作用的意见和方案,逐渐完善深化企业产改的政策宣讲、指导服务、激励约束、先行先试、示范联系、学习推广等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改革的发展新路子。三是建立健全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围绕全市136家产改示范企业,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坚,瞄准总体策划、分级指导、有效投入、具体操作、总结提炼、亮点打造六个重点难点,做到边干边探索、边干边总结、边干边提炼,从制度、推进和展示三个层面,着力打造一批拥有国家、省、市、县市区四级示范企业组成的体现我市特色的产改示范企业体系。

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围绕骨干企业打造建功立业典型,突出昆明特点、昆明优势、昆明品牌,围绕电力、冶金、化工、非烟轻工等支柱产业中的骨千企业,广泛开展“当好新时代先锋·服务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组织参与“五一”劳动模范、奖章评选表彰,积极为广大劳模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积极搭建和筹备劳模交流平台,做精做优做强春城劳模工作品牌,引导广大职工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二是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技能提升典型,聚焦“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发展方向,支持一批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深入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和技能竞赛工程,鼓励各类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与产改企业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促进产业和人才需求的精准推送、精准对接,支持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英才名匠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大胆开拓创新,鼓励企业通过技能竞赛加快培育一批“大国工匠”、“云岭工匠”、“春城工匠”,带 动更多产业工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三是围绕新兴企业打造创新创造典型,围绕“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优势,支持非公创新能力10强和非公制造业20强等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加大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汇集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助力企业开展共性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实现特定领域重大核心技术突破。

三、压实“三方责任”

推动产改向纵深发展,必须压紧压实工会、职能部门、企业“三方责任”,实现同心同向、同频同步,凝聚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压实工会责任。一是履行好工会基本职责,牢牢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盯职工群众的需求和期待,摸准职工思想“脉搏”,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替职工说话,为职工服务,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做到工会工作始终紧贴职工、符合职工意愿、扎根于职工之中,让职工群众真切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二是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充分发挥好产改领导小组的参谋助手职能,切实做好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建立健全务实有效的统筹调度、任务分解、调研指导、会办协作、请示汇报、督查考核等产改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把产改纳入经济发展“一盘棋”进行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将责任和压力进行全链传导、全程传导、全面传导,充分激发各级改革动力,形成推动产改走深走实的强大合力。三是指导各级工会发挥作用,全面掌握省级督查考核要求,修改完善全面深化产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办法,不断完善市级督查考核体系,依托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县市区、街道(乡镇)、企业三级工会形成联动机制,强化县市区总工会全面负责辖区产改的主体责任,推动街道(乡镇)总工会贴近企业抓落实的传导责任,促成企业履行好深入推进产改出成效的主体责任。

压实部门责任。一是发挥政策指导作用,利用行之有效的产改工作机制,推动产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产改纳入单位工作要点,针对产改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痛点、堵点和焦点,切实参与研究整合制定具有我市特色的产改配套政策,通过条和块的双向通道把政策宣传到产改企业、落实到产改企业,真正发挥出产改政策的撬动作用。二是发挥投入保障作用,把产改责任落实到各个成员单位,做到家家有责任、人人有动力,切实推动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带领具体责任人用心、用力、用情投入到产改中,在人财物方面进行实实在在的投入,在做实部门产改项目上播下种子勤于耕耘、结下硕果。三是发挥协同配合作用,立足自身职能和分工要求,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通力协作、并肩战斗,自觉对标为产改大局献力献策,形成齐抓共管谋产改、推产改、千产改的良好局面。

压实企业责任。一是落实好服务发展的责任,督促企业围绕国家大政方针落实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认真履行好产改工作各项义务,在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建共赢,在谋求做大做强的过程上插上产改助推企业发展的“翅膀”。二是落实好建强自身的责任,帮助企业认识到产改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逐步完成各项产改任务,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增添改革动力、创新活力和发展后劲。三是落实好服务社会的责任,推动企业在发展壮大中履行好社会责任,真心关爱产业工人、真情投入产业工人、真意为了产业工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产业工人、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提高职工的技能和素质,健全用人机制、晋升机制、激励机制和福利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产业工人,依照法律法规保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通过职代会、企务公开和职工董监事参与公司治理共建企业职工双赢发展“命运共同体”。

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通过上下齐心的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将会走出深化产改创新路子,为全市加快“六个春城”建设写下产业工人光辉璀璨的华丽篇章!